-
院系概况
院系简介 组织机构 -
党政工作
党建之声 行政工作 -
教育教学
教学动态 -
学科专业
学科动态 专业学科建设 -
科研学术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
师资队伍
情况简介 教授风采 博士风采 -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特色活动 -
下载专区
PPT课件 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病例讨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四川泸州市忠山路3段319号
联系电话:0830-3161222
传真:0830-3161222
西南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于2001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设置,同年秋季开始招生,2003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在四川省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收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成立医学影像系;2008年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已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门,四川省卫生厅临床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各1个;2012年医学影像学专业晋升为一本招生;201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技术本科,2016年晋升为一本招生;2021年,医学影像学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医学影像系现有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核医学、超声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共5个教研室;有超声诊断实验室、影像诊断实验室和分子影像实验室3个实验室。现有教职工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校外兼职导师10人;有博士25人,硕士95人。有四川省千人计划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全国各专业委员会委员或青年委员13人,四川省相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6人。
主要承担了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影像本科、临床本科、其它专业本科(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口腔、检验、护理、麻醉)及成教各专业多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与检查技术学、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与放射防护、核医学、检验核医学、心血管影像学、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诊断学、断层影像解剖学等课程。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兼顾社会需求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为办学理念。拥有二十余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包括: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乐山市人民医院,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宜宾市第一、二人民医院,自贡市第一、四人民医院,内江市第一、二人民医院,达州市中心医院,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江津区中心医院,涪陵市中心医院,三峡中心医院等。其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有可用于各层次实践教学的设备,包括256层螺旋CT 、128层螺旋CT、16层螺旋CT、4层螺旋CT、3.0T MRI、1.5T MRI、DSA、DR、CR、PET/CT、多功能ECT、彩色超声诊断仪等。
本学科点现有肿瘤核素诊疗、临床影像诊断、临床超声诊断、微创介入治疗、影像技术5个主要稳定的研究方向。近3年来,医学影像系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24项,其中国自然重点项目1项,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国自然项目6项,省部级课题28项,厅局级课题15项;发表论文375篇,其中SCI收录210篇,中文核心110篇。获华夏医学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厅局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一~三等奖10余项次,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各9项。主编或参编教材、教参和专著12部,其中主编或副主编卫生部、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7部。
本学科点总占地面积6000多平米,拥有价值2亿元的各类检查诊疗设备,开展了国内同级医院已经开展的几乎所有检查诊疗工作。医院内部建有PACS系统一套(目前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影像各科室的各设备终端均接入PACS系统,并有影像数据处理终端100台,临床各科室调阅终端60台。这些诊疗设备和PACS系统为临床诊疗和实践教学发挥了巨大的作业。以下是本学科点的诊疗设备及其布局:
放射科目前拥有3.0T和1.5T MRI各1台,128层、16层、4层螺旋CT各1台,DSA3台,数字胃肠机2台,DR7台,数字化乳腺机1台,价值过亿,其中3.0T磁共振、128层螺旋CT均属国内高端设备,分布于住院部医技大楼。负二楼为MRI检查室(2台),负一楼为影像诊断室,一楼为CT检查室(2台),二楼为DR(3台)和乳腺数字化摄片室,三楼DSA和数字胃肠机各1台,四楼多媒体教室1间;门诊放射科DR4台,数字胃肠机1台,16层螺旋CT(1台),内科大楼DSA1台,原综合楼DSA1台。
超声科现有中、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2 台。其中GE vivi-7 、GE E9、LOGIQ-9,飞利浦IU-22 、IU-33,日立7500,阿洛卡ɑ-7彩超及FibroScan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总价值达3500多万元。设备分布在门诊、住院部、查体中心、手术室、ICU、辅助生殖中心等部门。可开展超声造影、术中超声、术中腹腔镜超声、实时三维超声、腔内超声(经食道、经阴道、经直肠)、各种超声引导下的诊断和治疗(如: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肾镜、超声引导下的乳腺肿瘤旋切术、超声引导下的肾脏穿刺病理检查等)以及超声无创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等新技术并设有床旁彩超检查。
核医学科拥有与项目运行和发展相适应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包括带TOF 技术的PET/CT 1台、micro PET/CT 1台(目前为西南地区唯一一台),医用回旋加速器1台(能生产11C、13N、18F三种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正电子药物化学合成系统1套(能合成10种相关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高效液相色谱2台、TLC 2台、SPECT/CT 1台、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化学分析仪5台等总价值6000余万元设备。
专业简介:
【医学影像学第一批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的放射科、核医学科、超声诊断科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临床应用型高级医学影像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X线诊断学、CT诊断学、MRI诊断学、超声医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影像学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能力、医学成像技术和介入放射学操作的基本能力。
学 制:五年。限招理科。
主要课程:物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人体系统解剖学、人体断层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肿瘤病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X线诊断学、CT诊断学、MRI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与放射防护、超声诊断学。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从事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位授予: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医学影像技术学第一批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具备较为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影像技术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开展有效的医学影像质量管理活动的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工作的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影像技术和相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医学影像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MRI、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学)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掌握有关放射防护的规章制度和方法,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知识,能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获取诊断所需的优质图像,熟悉医学影像检查相关的医学伦理学原则。
学制:四年。限招理科。
主要课程:医学物理学、影像物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解剖学、人体断面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外科手术学、内科学、外科学、X线设备与技术学、CT设备与技术学、MRI设备与技术学、核医学设备与检查技术学、超声诊断学设备与技术学、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从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位授予: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特色工作:
第一,优化的专业课程设置。多数院校医学影像系开设的《医学影像学》课程内容涵盖了X线诊、CT诊断、MRI诊断,而我们将该课程分解为三门课程来递次讲授,以弥补5年制影像系学生临床知识比较薄弱的缺点。
第二,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将毕业实习时间从1年延长至1年半,从而有更多时间实习更多临床科室,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弥补本专业学生临床医学知识相对不足的缺憾。
第三,强调人性化关怀。延长毕业时间,满足学生考研复习和就业意向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第四,强化个性化指导培养。具体办法:一、延长毕业实习时间。 二、加强亚专业方向专题知识讲座。三、以追踪病例的PPT汇报为抓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四、强化实习考核监督。
第五,以撰写科研论文带动临床实习和掌握文献检索与科研方法,促进实习生全面发展。